近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提振消費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激發我省消費市場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結合實際,製定本方案。 (一)大力促進城鄉居民增收。實施新一輪居民增收行動方案,確保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推進“六六就業穩崗計劃”,緊扣產業發展需求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強化創業扶持,依法合規為符合條件者提供創業擔保貸款及一次性創業、場所租賃補貼等。在交通、水利、農業農村、生態等領域項目建設中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擴大勞務報酬發放規模。強化兜底保障,持續穩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 (二)紮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健全清理拖欠企業賬款長效機製,加快清償企業賬款,維護中小企業權益。嚴格執行農民工工資銀行代發製度,加強支付監管。暢通欠薪投訴舉報渠道並及時核處。適時開展欠薪集中整治,加強在建項目監管。強化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依法向社會公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依法依規開展失信名單認定、列入、公開、推送工作。 (三)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落實國家育兒補貼政策,製定我省促進生育措施。落實在我省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從業者等的生育保障工作。開展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托育服務試點,探索“1+N”嬰幼兒照護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單位提供職工。實施兒科服務年行動,支持兒科基建和設備更新,優化分級診療,推動綜合醫院在兒童季節性疾病高發期按需開放夜間兒科門(急)診。 (四)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推動省外三甲醫院幫扶縣(市、特區)實現全覆蓋,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醫療次中心建設。鼓勵用人單位增加員工適配體檢項目。健全醫保參保長效機製和激勵機製。2025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財政補助標準人均提高30元,按照國家部署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及退休人員養老金。落實困難人員養老保險費代繳政策。 (五)強化教育支撐。優化資源供給,推動義務優質均衡發展。開展縣域基礎教育學校布局優化與質量提升改革試點。改善鄉鎮寄宿製學校辦學條件,推進職普融通。支持中小學校開展課後服務和社會實踐,研究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讀辦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全麵落實學生資助政策。 (六)煥新四季旅遊。實施旅遊提質發展“四大行動”,豐富賞花品茗、避暑消夏、貴南陽光、南國冰雪、溫泉度假等產品,形成“四季宜遊、全年宜居”的產品服務體係,打造“多彩貴州”文旅新品牌。推動“黃小西吃晚飯”等世界級旅遊景區建設,推動西江苗寨、中國天眼等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優化“幹支聯動、支支串飛”“小車小團”服務,提升“快進慢遊”體驗感。推動增開銀發旅遊專列,打造醫養、康養、懷舊旅遊產品及線路。鼓勵創新節假雙休日“家鄉暢遊”產品,引導居民到城市周邊微度假。鼓勵4A級及以上景區在淡季開展門票優惠活動。支持貴州旅遊數智互聯網建設,推廣“一碼遊貴州”等平台應用。 (七)推廣多彩文化。創新“非遺+”模式,推動貴銀、苗繡、蠟染、雕刻等特色文化產品創造性轉化,推出“貴州好物”必購伴手禮。鼓勵依托紅色文化、地質天文、橋梁等資源,開展科普研學、團隊建設活動。持續辦好“村晚”“村T”“村秀”“村歌”等村字號文化活動。統籌現有資金渠道,改造提升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劇場等文化基礎設施。 (八)豐富體育賽事。發展“五色體育”,樹立“賽動黔景”體旅品牌,打造夏賽夏訓之都。辦好山地越野、馬拉鬆、自行車、足球等賽事。升級“村超”“村馬”等運營模式。支持利用山體、高橋開發低空跳傘、滑翔傘、索降等極限運動項目。推動萬峰湖、千島湖、紅楓湖等水上運動中心建設,因地製宜開發漂流、水滑道、槳板、皮劃艇等水上休閑運動項目。打造貴陽觀山湖、閱山湖、百花湖等城市水上運動公園。 (九)拓展演展消費。深挖“跟著音樂遊貴州”潛力,優化營業性演出審批流程,支持開展大型演唱會、劇場演出及本土小型音樂節、脫口秀等活動。鼓勵編創民族歌舞、紅色話劇、地方戲曲等演藝作品。支持利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全息投影等技術打造新型演藝產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專業化演藝場館,按照國家政策依法合規給予支持。持續辦好特色展會,引進一批高質量大品牌會展項目。九遊娛樂官方入口 (十)搭建多元場景。鼓勵利用商業樓頂、社區、公園閑置空間等,發展文創、劇場、展覽、餐飲、園藝等業態,打造特色非標商業休閑場景。鼓勵各地發布夜間消費動線地圖,打造夜間消費場景。支持步行街、百貨大樓等圍繞精品購物、精致美食、經典旅遊、精彩展演進行升級改造,開辟寵物專區,打造商業融合消費場景。依法依規利用溶洞空間、傳統村落、廠礦遺址等打造沉浸體驗式消費新場景。鼓勵工業企業開拓工業研學遊覽場景。開展各類酒文化主題活動,建設酒旅融合場景。有序發展低空消費,拓展低空應用場景。 (十一)提升酒店民宿品質。持續開展優質醬酒扶持旅遊星級飯店專項活動。發布酒店民宿導覽指南,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遊客精準推送住宿建議,優化供需匹配。鼓勵酒店與周邊景點、餐廳、商場等聯合推廣營銷。鼓勵引入多元資本參與民宿建設運營,推動民宿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發展,提升“多彩山居·醉美心宿”民宿品牌影響力。 (十二)優化旅遊交通服務。支持交通管理數智化升級。優化城區至景區、夜間消費集聚區的車行動線和停車位布局,強化遊客活動集中區域的公共交通運力和臨停車位等配套保障,優化臨時占道經營審批流程,建立包容審慎監管機製。鼓勵開設景區間直通車及異地租還車業務。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節假日免費開放停車場。 (十三)提升入境消費服務水平。深入實施促進入境旅遊發展行動,用好240小時過境免簽和“引客入黔”政策,加強海外客源市場宣傳。全麵落實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完善重點涉旅場所國際化服務設施,提升入境通關、通訊、支付便利度。實施外語導遊培養計劃,建立導遊聯動共享機製。 (十四)提質餐飲服務。舉辦全省餐飲美食大賽,認定一批“黔菜師傅”。舉辦“黔菜美食薈”“鑽級酒家消費季”“跟著電影品美食”等主題促銷活動。發布地方美食地圖。打造貴州酸湯、貴州牛肉粉、貴州小吃等“黔菜”品牌。鼓勵餐飲企業申報老字號、黑珍珠、米其林等品牌。招引國內外知名餐飲品牌來黔開設首店。加強餐飲服務人員培養,強化食材采購、加工環境及人員衛生檢查監管,保障食品安全。 (十五)完善家庭服務。結合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設,加快配齊購物、餐飲、家政、維修等社區居民服務網點。因地製宜設立社區養老機構、社區綜合服務站,提供就近助餐、助潔、助浴等上門服務。實施家政創品牌提品質三年行動,推動家政信用體係建設和應用。 (十六)拓展培訓服務。規範職業技能、成人學曆提升、興趣素養等社會化培訓預付式消費行為,探索發放社會培訓教育消費券。支持公共實訓基地、文博場館開展線上線下非遺手工藝、少數民族語言等文化傳承培訓。鼓勵各地依法依規開辦成人夜校。 (十七)激活一老一小消費。製定養老服務機構提升改造和驗收指南,推進標準化養老機構提質改造。支持民辦老年教育發展,依法落實相關稅費優惠政策。鼓勵發放老年教育學費等消費券。支持各地創新農村集中互助養老新模式。鼓勵增加優質托育早教課程,提升從業者素質,優化幼兒娛樂設施,確保幼兒活動環境安全,提升消費體驗。 (十八)智領數字消費。指導企業、科研院所等用好“貴州算力券”。探索個人開發者算力資源包,支持數字內容創作,激發個體創新活力。實施“+消費”促進行動,推動文旅、教育、醫療等領域開發沉浸式數字消費項目,培育“AI+文旅”場景。依托貴陽、銅仁、黔南等省級平台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發展平台經濟和數字貿易,培育壯大網絡貨運、人才用工、直播帶貨等平台,優化電商雲倉供應鏈服務體係。 (十九)全力推進大宗消費品以舊換新。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紮實開展汽車報廢、置換更新、家電家居數碼產品等以舊換新,優化補貼申領與兌現流程。加強資金監管審計,依法打擊虛假交易套取補貼等違法行為。支持報廢汽車、家電、農機回收拆解項目建設,發展“精細化拆解+回收件高效流通”模式。規範廢舊產品有害物質處理,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係。 (二十)拓展汽摩消費鏈條。有序開展酒車聯動促銷。推進二手車交易合同與檔案電子化,實現交易、納稅、保險、登記一站式服務,暢通二手車消費。支持汽車改裝、房車露營等汽車後市場發展。支持依法合規開展汽車摩托車賽事、展覽活動及自駕營地建設,按照相關規定在用地、審批等環節予以保障。加快推動充電樁、換電站及停車場等配套建設。規範汽車摩托車駕培、駕考、租賃市場。 (二十一)滿足住房消費需求。2025年推動城中村改造6268戶、城市危舊房改造10022套。結合實際調整土地增值稅預征率,緩解房企壓力。堅持“以需定購”原則,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穩定房地產市場。出台高品質住宅設計導則,推動“好房子”項目落地。發展避暑、森林、溫泉等旅居業態,規劃建設一批避暑康養旅居地產項目,拓展粵港澳、成渝、長三角等異地客群,培育壯大“旅居貴州”消費市場。 (二十二)保障休息休假時間。依法保障勞動者休息休假權益,嚴格落實帶薪休假製度,鼓勵帶薪年休假與小長假連休,推行彈性錯峰休假,擴大職工療養規模,強化執行監督。探索中小學春秋假製度。 (二十三)改善城鄉基礎設施。推動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發展,補齊縣域商業設施短板。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係,引導資源要素向農村傾斜,培育一批骨幹農產品批發市場。搭建城鄉消費對接平台,發展訂單農業、產銷一體等對接模式。提升鄉村旅遊重點村鎮供水供電、停車場、公廁、充電設施、通訊網絡、標識標牌等設施配套服務能力。 (二十四)強化品牌建設。重點支持打造醬酒、特色食品、中醫藥、民宿、賽事、文創等自主品牌。健全我省特色產品標準體係。製定山地旅遊、民族文化、生態康養等特色行業服務標準體係。培育電商直播基地,通過直播帶貨、短視頻等提升貴州品牌曝光度。建立品牌監測機製,加強地理標誌產品和民族文化特色品牌保護。 (二十五)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深入實施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完善質量標準、信用約束、綜合治理、消費維權等製度。鼓勵創新建設預付式消費平台。聚焦食品、藥品、旅遊等重點領域,常態化開展多部門聯合監督檢查,優化抽檢及處罰機製,依法打擊假冒偽劣、哄抬物價、服務違約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網絡消費權益保護,健全售後保障機製,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與市場秩序。 (二十六)加強投資支撐消費。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依法依規加強對教育醫療、技能培訓、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領域項目支持。強化財政資金監管,督促落實各類獎補資金兌付。支持符合條件的消費、文化、旅遊等領域項目發行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 (二十七)優化金融服務。發揮貴州省金融促消費聯盟作用,建立金融支持消費恢複擴大長效機製。發展供應鏈金融及定製化服務,加大對實體零售企業支持。暢通融資渠道,通過批量擔保增信方式,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與機構“總對總”合作,進一步降費讓利。引導鼓勵金融機構參與“多彩貴州歡樂購”、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活動。用好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政策工具,持續加大產業支持力度。 (二十八)培育壯大經營主體。研究出台國有物業價格動態評估調整機製,助力實體商業提振發展。研究優化峰穀分時電價,指導企業持續優化用能。統籌現有資金渠道,依法依規對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和項目給予支持。 (二十九)有序減少消費領域限製。優化健康養老、托育、家政等服務領域市場準入條件,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社會集團采購。支持依法依規開辦會議、展覽、演出和賽事等。科學實施城區摩托車通行管理,滿足居民多樣化出行需求。 (三十)強化消費統計監測。按照國家統計製度要求,做好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工作,穩步推進服務消費試算。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壓實主體責任,將提振消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加強協同聯動,打好政策組合拳,強化宣傳引導,全力推動提振消費各項任務舉措落地見效。 |